第41章 原创意识(1 / 2)

把专业顶锅的系统扔出去对来稿进行初审,关理终于能把自己的思维从那些神奇的文章里拔出来了。

虽然说本来就不指望能出几个一稿过的天才,但这种连基本要求都没搞清楚,就来发文的……

当基金会是垃圾桶吗?

看来自己没有直接开放系列的编辑权,而只开放了投稿通道的做法是对的。

就算编辑文档需要一定的基础权限作为门槛,就算基金会有着“up/down”机制来筛选项目质量,在如今社区氛围尚未完善的情况下,也很难形成自我运转的高质量创作循环。

毕竟最早来到基金会的人,也才在这里呆了一个多月而已。

他们应该更多地当这里是个存在有趣内容的驿站,而不是需要自己付出、自己去维护的家园。

举个简单的例子来对比一下就明白了。

前世的关理在阅读基金会正式文档之余,也围观了几起创作方面的趣事。

这事还发生在相对主站没有那么严格的系列里面。

scp--602,曾经被用以编写过一个很短的项目文章。

内容很简单,标准格式,外加一段揭露该项目身份的采访记录。

采访的内容让当时所有混迹过网络的人都倍感眼熟。

“scp--602:老子说过了,我■■■就是饿死,死外面,从这里跳下去。我也不吃你们一点东西!”

“scp--602:(吃了几口)真香!”

这就是当时网络上广为流传的“真香”梗,该编辑者原封不动地将其套进了scp基金会的创作格式。

说实话,玩梗玩得很溜。

然后这个文档被路过的基金会成员们连打n个差评,评分一路跌破底线,连三天都没活过去,就被网站管理者按照评分机制删除了。

这就是基金会成熟的自我审查机制。

成员中有大量明白基金会创作要求的人,并且他们有极强的意识来维护这个社区,保证scp系列的“纯洁性”与“原创性”。

内容无聊、无脑玩梗、版权问题……只要触犯了这三条的任何一个,写得再强文字再好,对基金会来说也是连渣都不如。

其实在基金会建立早期,在这些规定和机制都不成熟的时候,也有过一段质量缺乏保证,牛鬼蛇神各种东西都有的混乱时期。

不同理念的创作者之间,甚至爆发了旷日持久的“编辑战”,飞速扩张完善scp系列的同时,也让基金会的网站变得乱七八糟。

终于有一天,用户和网站管理者们忍无可忍,他们决定处理那些质量糟糕的条目。

那次清理全站所有文档的活动,被叫做“大编辑”。

——新scp条目的创建暂时被禁止,所有成员对现存每一条条目进行投票,来决定将其保留亦或是删除。

最后能够留下来的,要么是写作上有出彩之处,符合基金会创新与恐惧的核心基调;要么是与其它多个条目相关,在基金会成员心目中有重要地位,甚至本身是某些基金会设定的核心项目。

后者又被称为“传承条目”——极具标志性的,且由于其在基金会历史、文化上的重要地位而广为人知的官方认证scp“名人堂”。

比如,创造了“逆模因”这一设定的scp-055-[未知]、身为亚伯拉罕教系代表作的scp-076-“亚伯”、最早被写出的最初之作scp-173-雕像,都被列入了“传承条目”。

在“大编辑”中被踢出主世界观的条目,大多被直接删除,少部分写得别有趣味的,则被放进了“j”系列,即搞笑scp系列里面。

可以这么说:基金会那些成员普遍具有的意识——维护沉重基调与对原创的高要求——都是从这里发源出去,并用时间让新进成员也得以认同的。

这个世界的基金会没有经历那段混乱的时期,也没有“大编辑”所带来的革新。

这里的人第一眼看到的scp基金会,就已经是它成熟的模样。

按理说,这样其实更容易同化新人。

但是时间太短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