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八十二节 李鸿章的后路(2 / 2)

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3291 字 17天前

在这种情况下,一旦满清坚持持久战,日本光是财政上就支持不住。

日本开战以来,军费大量依靠向英国借款,在伦敦市场上发行了十亿日元的债务,结果满清决定继续开战之后,日元债券价格爆跌,充分反应了国际上还是更看好满勤的。

面对这种情况,日本别无选择,他们只能寄希望于继续通过军事胜利,胁迫满清尽快和谈,于是强忍着国内民生崩溃的情况,继续发动大规模攻击。

日军再次开进了辽东,淮军依然一触即溃,不断的朝着山海关溃败。

楚军、湘军开始进入山海关,他们拿着大明的武器装备,在精神意志上也比淮军要好,至少老湘军在拿着机枪和大炮防御的阵地上,不会轻易逃跑,在西北喝了十几年西北风,时刻防备俄军的楚军,也不会让领导先走。

结果日本的前线部队,追击到了山海关前,一头撞上了朱元璋修建的城墙,撞的头破血流,只能停止了进军的步伐,不费一枪一弹攻城掠地的好日子结束了。

清军取得了开战以来的第一场胜利,文官们粉饰为山海关大捷。

此时反而开始轻敌起来,之前保持沉默的八旗权贵竟然开始请战,表示要主动出击,打过山海关,收复满洲祖宗之地。

他们看到湘军和楚军轻松打退了日军,以为日军不过如此,之前是李鸿章太怂,转念一想,不就是倭寇吗,有什么可怕的,轻视日本人的心态抬头,于是八旗纷纷请战。

二十万八旗新军的装备水平比湘军、楚军要好得多,也只有李鸿章的精锐淮军能比一比,他们要求从张家口出关,迎击日军侧翼。

光绪皇帝异常欣喜,见到这种势头,认为军心可用,此战必胜,再次觉得自己军事才能爆棚,大笔一挥准了八旗迎战的计划,他甚至一度想要亲征,给自己捞足威望,但在翁同酥等官员的劝谏下才遗憾的放弃了这个打算。

二十万八旗新军,浩浩荡荡的杀奔张家口,是坐着火车去的,倒是没跟沿途老百姓谈麻烦,但却祸害了一大批张家口的晋商,他们去了要粮要钱要女人,满足不了就是通敌,很是勒索了晋商一把。

还没开战就发了财,更是让一杆八旗子弟觉得此行大有前途。

新军统帅名义上是富珠哩,但里面太多的红带子、黄带子,他根本就惹不起,只能任由这些人胡闹。

从张家口到葫芦岛都有火车相通,是俄国人修的,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,俄国人任由八旗老爷们征用了他们的火车,同时却将这些老爷的行踪通告给了日军,其实不用他们通告,日本的间谍早就掌握了这些人的一举一动。

日本人放过了一列列火车上的八旗兵,等到他们开始在锦州集结的时候,才突然派兵包围了锦州。

然后经过不激烈的战斗,炸塌了锦州的城墙后,包围圈中的八旗子弟们投降了,二十万人投降,而包围他们的日军才只有十万人,还是缺粮少弹的十万人。

二十万八旗新军全军覆没,让清廷震动,他们第一时间在群情激奋的大人们强烈要求下,将统军将领富珠哩满门抄斩。

然后八旗权贵跟汉人重臣开始互相推诿,八旗权贵说李鸿章坐视八旗新军被围锦州而不去救援,导致二十万大军一朝覆灭,李鸿章则表示,听闻八旗新军被围,他已经着手解救,但还没有来得及打退正面的日军,谁知道八旗新军就投降了,从他们到锦州到被包围,时间不到十天,从他们被包围到投降,时间不过五天,半个月的时候,别说正面还有日军阻截,就算一马平川,大军也赶不过去。

争吵没有结果,只是让人认清了一个现实,最为养尊处优的八旗最烂,第二养尊处优的淮军第二烂,反倒是在西部吃苦的楚军,和装备低劣的湘军更好一些。

这让清廷决计换帅,撤换李鸿章的职务,换上了主战派首领翁同酥为帅,统领湘楚军团,拱卫京畿。

但此时占有制海权的日本,不再硬撼山海关了,反而从海上登陆了山东,向威海开进。

山东巡抚李秉恒因为跟李鸿章不和,坐视日军攻打威海卫而不救援,导致威海炮台失陷。

北洋水师主力,四艘铁甲舰在军港中一直跟日本联合舰队鏖战,日本海军始终拿这四艘军舰无可奈何,结果用清军自己炮台上的要塞炮将四艘军舰打沉了。

日本海军一直在劝降海军提督丁汝昌,结果丁汝昌一直都不肯投降,在海军覆灭前,自杀身亡,临死都在念叨,“哪怕打沉一艘也好啊”,带着没有击沉一艘日本军舰的遗憾,他自杀了,但他的死没有洗刷他的耻辱,投降的北洋水师将领将投降的责任都推到了他头上,知道十几年后才得以平反。

日本占领了威海,完全歼灭了北洋水师,彻底控制了渤海的制海权,现在他们可以在渤海湾任何一个地方登陆了。

已经大权旁落的李鸿章将一切都交给了翁同酥,不问世事,托病在家。此时皇帝着急了,尽管翁同酥坚持继续打下去,但如果日军在天津登陆又该如何?小皇帝连番派出重臣去请李鸿章出面主持和谈,李鸿章则托病不出。而日军真的从天津登陆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