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六十六节 规范乡村自治(1)(2 / 2)

大国崛起1857 狂人阿Q 2947 字 17天前

罗天池汇报说,南海县也有包围学堂的情况,但是数量很少,而且在当地乡绅的劝告下很快就散去了,也没有出现打死人的情况。

朱敬伦点了点头,说起来这次公局包围学堂,其实并不是公局组织集体反叛,而是公局组织自身的失控,显然其中有一批乡绅对官府的教育改革已经不能容忍,但是也有一批人比较理智,不愿意跟官府对抗。

这些乡绅对教育的怨言,由来已久。几年前,就是他们的怨气,被曾国藩所激发,才兴起了自行办教育的热情。曾国藩名声扫地之后,他们很多都自暴自弃,放弃了那些学堂。但是心中的怨气不但没有消失,反而积怨更深。

这两年来,乡村教育出现了巨大的挫折。先是五年前,利用曾国藩鼓动乡下乡绅阶层修建了大量的孔庙式学堂,当时一度学童入学率超过了八成,可谓形势一片大好。

但是前年曾国藩在天津教案问题上,牺牲了他这么多年来积累的威望,一下子变得人人喊打,加上现代传播方式的推波助澜,曾国藩俨然成了儒道的叛徒,曾国藩这面旗帜的倒下,大大影响了乡绅阶层对教育的关心。

当时掀起了一波砸毁学堂的逆流,朱敬伦后来不惜动用軍队才压制下来,不但接管了这些学堂,而且派下去了受过培训的教师,彻底完善乡村教育。

朱敬伦以为,是乡绅阶层抛弃了对乡村教育的主导权,所以改革应该不会遭遇抵制。

可事实上,此举等于是将乡绅阶层,彻底的从乡村教育领域排挤了出去,而他们主持这个领域的传统已经持续了几千年,这些人的内心有多么失落,甚至会让他们感觉到被时代遗弃的感觉,那么做出什么事情来都不意外了。

朱敬伦突然发现,似乎是改革带个旧阶层的失意太多,将他们抛弃才产生的矛盾,这是任何改革都很难避免的情况,但却是朱敬伦始终尽力弥补的情况,他总是希望将旧阶层带到新时代,看来至少在教育领域,他失败了。

朱敬伦心中都不免有些失落。

但他同时又有些感慨:“闹到现在这样子,虽说滑稽了一点,但这恰恰说明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骄傲,而不是耻辱。”

他自己都没想到,教育问题闹到最后,竟然出现了暴力对抗现象,在欧洲发生不了这种事,在日本也发生不了这种事,但是在中国发生了。

最根本的问题还是,大家对教育权力的争夺,这本来就说明了教育在这个国家的意义。毫不夸张的说,教育对这个民族,是带有其他国家对宗教的那种感情的。

因为重视,所以才都想按照自己的理解,自己的观念来控制教育的话语权,才产生了巨大的冲突,这不是愚昧,不是保守,而是一种信仰,当年满清动了汉人的头发和衣服,就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,试想当时如果满清敢动教育,恐怕引起的反弹不会比剃发易服小,让中国人不穿宽袍大袖,让中国人留辫子,他们会造反,让他们不说中国话,不写中国字,他们更会造反。

这才是这个民族最伟大的地方所在,他们极为看重文化。反观全世界各国,普法战争后,都德写了一篇《最后一课》将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法国人,以后不能写法文,说法语的那种失落表达的淋漓尽致,但是这两地在之后的几十年间却没有因此而爆发起义。

日本人统治了东北和台湾之后,开始大肆推行日语教育,废除中文教育,但是大量民间力量自己办教育,甚至大批人往内地逃亡,就是为了保持子孙后代中文教育的权力。新加坡在李家时代,废除了华文教育,遭遇的批评同样不少。但依然无法阻止新加坡的华文教育,家长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,跟大陆的奥数热情似的。

所以几千年来,国家政体有被灭亡的时候,但是中国文化始终保存了下来,同样被蒙古帝国灭亡的许多中亚古国,后人只能在地下挖掘他们过去的印迹了。

至于公局攻击学堂的行为,主要问题不是乡绅阶层的不满,主要问题在于,他们为什么有能力攻击学堂,他们为什么要选择攻击学堂。

这才是朱敬伦更关心的,他们今天可以攻击学堂,明天就能攻打官府,后天就能够攻打京城,这是处在变革期的国家不能够承受的。

“那些乡勇是该裁撤了。”

朱敬伦叹了口气,之前这些乡勇没有裁撤,而是改组成了缉捕盗贼等维护乡村治安的力量,可只要是力量,就不光能用来维持治安,也能用来破坏治安。现在看来,乡绅阶层还没有那么理性,他们没有谨慎使用军事力量的自制力。